今天上课被老师点到名字却未答出问题,你瞬间觉得无地自容;只因孩子这次成绩未达到你的预期,你便情绪爆炸;地铁上旁边一位乘客不小心踩了你的脚,你却执意理论到底。其实,那个问题班上的第一名也答不出来,课后你仔细思考发现难度也就如此;其实,这次月考难度加大,孩子的分数虽低于先前,这次却挤进了班级前十;不小心踩到你的那位小伙子,被后面的人挤到此才不慎踩到了你的脚,并不停地向你道歉。
回想一下,你是否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。你在下课后自卑得不敢跟同学讲话;孩子因为你的怪脾气关在房间不吃晚饭;周围的乘客都奇怪的看着你。
(一)“元凶”——双相情感障碍 长久以来你极端焦虑、暴躁、不安、多疑的精神状态令你持续烦恼,有时候觉得自己活力四射、自信满满,有时却陷于抑郁状态。双相情感障碍,你了解吗?双相情感障碍又称“躁郁症”,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,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,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。躁狂发作时,患者有情感高涨、言语活动增多、精力充沛等表现;抑郁发作时,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、愉快感丧失、言语活动减少、疲劳迟钝等症状。
(二)患诊双相情感障碍的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,由于遗传导致的双相情感精神障碍几率很大,父母中有人患双相情感障碍时,子女患此病的概率要高于其他人。另外应激事件容易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,如在生活、工作上遭遇了失败与挫折或婚姻不幸,自己无法进行适当的调节,从而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。季节变化也是一个重要诱因,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还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,通常情况下,躁狂发作多在春季,抑郁发作多在初冬时节,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。还有生化因素,5-羟色胺这样一种中枢神经递质偏低是基础,在此基础上去甲肾上腺素递质水平的增高可能出现躁狂的表现,去甲肾上腺素递质水平降低,可能出现抑郁的表现。我们所认为的性格因素,环型人格,情感旺盛型人格气质的患者。除此之外,年龄和性别也应考虑在内,例如,15岁-20岁的青少年,以及35岁-50岁的职业人群容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。女性首发抑郁的病人要特别注意未来可能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。
(三)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? 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被误诊,很大原因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,其复杂性体现在情绪低落或者高涨反复、交替、不规则呈现的同时,伴有注意力分散、轻率、夸大、思维奔逸、高反应性、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。还常见焦虑、强迫、物质滥用,也可出现幻觉、妄想或紧张症状等精神病症状。
(四) 如何治疗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,需要建立一个包括医生、患者和家属的治疗联盟。作为家属,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督促患者吃药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,只有督促患者吃药,才能保证病情稳定不复发。另外,观察病情并记录,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在复诊时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,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。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及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,提高生活质量。
(五) 日常生活管理 规律服药期间,应忌烟、酒、浓茶、咖啡等。患者需合理安排作息,按时起居、保证足够睡眠,如情况允许,家属可鼓励患者尽早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或锻炼,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,恢复规律的生活。 面对情感障碍的“元凶”,不是恐惧,不是规避,正确的态度是积极面对并进行科学治疗,治愈后预防,便可恢复生活常态。(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七科张文妹)